对了。
对李阳来说,这虽然才在村长家里吃完饭,这回来又再吃了些,可这绝对不会妨碍接下来再蹭顿饭吃的。
没错。
照理说在小凡家住下了,那就是人家的人了。
本来就应该是在人小凡家吃,村长家那顿饭是村长张伯“百般邀请”才吃的呢!
李阳暗自嘀咕道,想法很是不要脸,这脸皮厚的已经“刀枪不入”了。
应该吃。
自个给自个“催眠”暗自决定。
毕竟是饭点,李阳还寻思着咋没看见张家大哥。
这不说曹操曹操就到,张家大哥没过多久也回来了。
肯定也是要准备吃饭呢。
咦!
小凡他爹这是干什么去了?
只见这个壮实的汉子一手一个鱼篓子,背上还背着个鱼叉。
就这样进了大门。
那卷起的裤脚还没有放下来,依稀隐约可见打湿的“痕迹”。
那鱼叉看着就有些年份了,不敢吹嘘说是什么小凡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“神兵利器”,但这鱼叉的“地位”在家里也差不多那样。
农家对类似工具以及武器的“宝贝”程度可不是咱们现代社会人士所能体会到的。
不仅仅是捕鱼的鱼叉,砍柴的柴刀、砍木头的斧子、做饭的厨刀、剪裁的剪刀等“工具”都是家里的“宝贝”,任何一种几乎都是用了很长时间,都是有历史的,都是花费巨大代价才得到的。
这些工具确实来之不易,一个个都不便宜,花费代价也绝对很多。
这个年代可都是“私人订制”的。
在没有工业化的年代,这种算是“铁制”的工具武器实在是对一个家庭的作用太大了。
所以啊,不得不宝贝它们啊。
通常都是用到“死亡”——坏掉。
可往往一件工具都能用上个几十年。
可见这村里的村民们对这些工具的“保养”绝对是我们难以想象的。
都是用了“心”的。
就像这鱼叉。
这种捕鱼工具吧,村里家家户户都有,捕鱼吃啊。
可在我们想象中,鱼叉不仅能捕鱼,应该也能在山林中叉兔子啊等小动物吧。
话是这么说没错,但事实上几乎村里没人这么使用过鱼叉,在他们看来,这就是“糟蹋东西”。
或许在他们看来,每种工具都有自己的使用用途,博不如精,不如专。
捕鱼的鱼叉那就是用来叉鱼的。
想打猎兔子,你可以做陷阱啊,又或是用弹弓啊,甚至弓箭啊、木棒啊、砍刀啊(打猎专用)等都行啊,用鱼叉算怎么个回事嘛!
两用或者多用的话在这可没市场。
或者说,如果一件东西用途很多,那就不能要求这件物品的每种用途效果都非常好了。
又或者说,如果一件东西就可以这样,又可以那样,那这件东西就是个真正的宝贝,而真正的宝贝,那卖了整个村子也不一定买得起啊!
你像鱼叉在水里捕鱼叉鱼很好用,可在山里使用或许能叉死兔子,但这样鱼叉显然更容易损坏,使用寿命也会大大降低。
武器的磨损度、耐久度、使用寿命等“指标”对这儿的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,即便是这里没有这种说法。
所以使用上尽可能的延长其使用寿命。
或许这的人没听说过“物尽其用”这个成语。
但用在这儿,实在是太贴切不过了。
工具或者说武器绝对不是买来随随便便、没头没脑的乱用、滥用的。
你看这把鱼叉。
鱼叉的前端是倒刺,在光下闪着寒光,显得足够锋利,不敢说这是什么神兵利器,可以吹毛断发。
这就有些夸张了。
但你要是把这把鱼叉放在一个成年人手中,这绝对是可以一叉子就叉死人的那种“杀人利器”。
看完鱼叉前端的倒刺,再来看鱼叉“杆”。
这个鱼叉柄或者说那个木杆就显得有些旧了。
没办法,时间长了,终究还是木头做的,被环境的日积月累下“腐蚀”,也怪不得会旧了。
不过旧虽旧,可千万不容小觑,这杆也是显得“乌黑发亮”,质量上绝没什么问题。
不出意外应该是时常被人拿在手里“把玩”使用。
想起穿越前收藏大火时所讲的手里把玩的“包浆感”。
或许就是如此?
李阳思维发散般的再次联想到自己穿越之前的那个世界。
额,对了。
必须在这说明一下,作者君描述普通的鱼叉花费如此笔墨。
难道真的鱼叉威力巨大吗?
家家户户都有这个不应该是很普通吗?
那像鱼叉之类的武器刚开始打造出来之后可不是如此“厉害”的。
事实上鱼叉刚成型之后也就那样,能叉个鱼,仅此而已,谈不上多锋利。
但随着人们使用鱼叉的次数越来越多,鱼叉叉的鱼越多,人与鱼叉磨合的时间越长,人们对鱼叉的保养、修理的次数越多。
这鱼叉就越锋利、越寒气逼人、越使人心悸。
这应该是这个世界的特色,不是吗?
~~~~~~~~~~
小凡爹进门了。
不用多说,已看到听到的李阳第一时间就出屋门上前打招呼了,手脚麻利的就帮忙上前提下鱼篓,眼光一扫。
果然是捕鱼归来。
“张大哥来了,哇哦,收获不小啊,鱼可不少呢!哥您可真厉害!”
这老实木讷的男子也是微笑谦虚道。
“没啥,没啥。”
这么些日子,一直在小凡家“混”的李阳与这么一家人也都熟悉了起来。
虽然李阳是村里的“客人”,对这个村庄里的人来说,李阳是个“外人”。
但说实话,日久生情。
感情也都是培养出来的,天天在人间呆着,李阳又不是个难相处、孤僻的人。
天天与人家见面、一起吃饭、还住这里,一个多月的时间,足够让大家熟悉起来。
过命的交情自然不会,可脸熟、眼熟、不烦、好相处这种感觉还是有的。
熟起来了,自然不会像一开始那么“假客气”、“假客套”。
老实的张大哥再也不像一开始那个“闷葫芦”了,也会与李阳多说几句话了。
这不,村里有名的“冷场王”开始了他的“演说”。
喜欢我的无限时空穿梭门请大家收藏:(www.62xs8.com)我的无限时空穿梭门62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